新聞熱線:3900087   廣告熱線:3900838
本網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57—3909502   舉報郵箱:zgfxnews@163.com
,歡迎訪問拂曉新聞網
拂曉新聞網  > 要聞  > 正文

宿州農業的不凡十年

2022-08-24 09:52來源:拂曉新聞網--拂曉報作者:楊雪

桑田滄海,十年一瞬。

宿州農業,平凡十年創造了不凡。

宿州,是全國糧食主產區。農業,是宿州最濃厚的發展“底色”。

這里,良種繁育能力穩居全省第一方陣;規上農產品加工產值穩居全省第一方陣;林業總產值連續七年穩居全省首位;主要農作物生產率先在全國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已發展到330家,數量居全省第一,覆蓋了糧食、畜禽、果蔬、林木等主導產業,此種模式連續三年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一組組關鍵數字,展現了近年來我市農業農村發展的巨大成就。一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美好畫卷正在宿州大地徐徐展開:農業綜合產能持續提升,農民收入不斷增加,農村社會和諧穩定,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埇橋區符離鎮美麗鄉村沈圩村(無人機拍攝)。特約攝影 張成伍

“十九連豐” 續寫“皖北糧倉”傳奇

糧穩天下穩,糧足百姓安。

近年來,我市始終把糧食安全放在重要位置,不斷夯實生產基礎,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育良種、用良技、耕良田。通過良田良種良法結合、農機農藝匹配,全鏈條提升糧食生產機械化水平,強力推進“數字+農業”,加快實施“兩強一增”行動,高品質打造長三角“菜籃子、米袋子、果盤子、肉鋪子、金種子”。

2013年-2021年,全市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7413元上漲到15913元,年均增長9.7%,增速位居全省前列。2013年,全市糧食產量359.73萬噸,2021年達到453.54萬噸,增加了93.81萬噸,特別是今年畝產千斤的麥田隨處可見,糧食總產量實現“十九連豐”,續寫“皖北糧倉”傳奇。

“兩強一增”力促農業由大轉強?!白诩抑悬c點鼠標,按按遙控器,就可以從事農業生產,‘農業物聯網’就是好??!”今年50多歲的胡偉在靈璧縣虞姬鎮承包了50多畝耕地。談及十年間種地的變化,她興奮地概括為“增產增收、省時省力”。告別以往耕作繁重的體力勞動,化學除草、飛機打藥、自動化灌溉、機械化收割……隨著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全程機械化讓農民種地更輕松。數據顯示,2021年,我市在全國已整建制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區)實現全覆蓋。全市農機總動力824萬千瓦,拖拉機保有量為18.2萬臺,聯合收割機3.2萬臺,農產品初加工機械4.7萬臺,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89.71%,位于全省前列。截至2021年末,全市農機專業合作社達724家,實現鄉鎮和主要糧食生產行政村全覆蓋,已建成“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49個。 

農田提標準穩產有保障。我市不斷提高耕地質量和土地生產力,實現藏糧于“地”。農業設施化水平穩步提升,設施農業取得長足發展。2019年-2021年,我市積極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出臺《宿州市高標準農田質量管理實施辦法》《宿州市高標準農田質量建設提升年活動方案》,制定《宿州市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工作方案》。全市三年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158萬畝,總投資28.46億元,投資規模和建設面積位列全省前三,占全省建設規模的1/10以上。

百業農為先,農業種為先。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種源安全連著糧食安全。我市糧食總產量實現“十九連豐”的背后,好種子功不可沒。十年來,我市聚焦新品種試驗示范,育良種、推良技、種好糧,實現了糧食增產增收、綠色高效。2021年,選育國審、省審小麥品種46個,占全省小麥品種的46.9%。全市小麥制種面積23.63萬畝,繁殖品種62個,生產麥種1.12億公斤,能夠滿足全市用種需要。除了種子好,種植技術也很關鍵。我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從種植模式、播種量的確定、測土配方施肥、藥劑拌種等方面提供精準的技術服務,保障農戶增產增收。

智慧農業助農增產增收。近年來,我市立足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3個“國字號”平臺,與阿里巴巴合作共建長三角首個“數字農業產業帶”;加快農機裝備研制和推廣應用,啟動種業微型產業集聚區、綠色農產品精深加工園建設,高位推進預制食品產業發展,在全省率先開展數字鄉村智慧農業和農業產業互聯網試點建設。目前,全市已完成10個數字農業示范基地的升級改造,已擁有12個獲省級認定的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示范基地,正在開展省級示范創建8個。2021年,我市銷往滬蘇浙農產品產值500多億元。宿州農業優勢逐步轉化為經濟優勢,農業大市提速邁向農業強市。

產業聯合 爭做農業“探路先鋒”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創建產業聯合體,抱團發展達共贏。

“加入聯合體,就像‘小舢板’編入了‘大航母’,遇到大風大浪也不怕?!彼拗菔谢春愚r業產業化聯合體負責人李清武說。該聯合體于2012年7月成立,由1家種業公司、1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和27個家庭農場組成,橫跨一、二、三產,實現從耕、種、管、收、烘干、加工、銷售到農技培訓、融資的全程化服務,輻射帶動6500余農戶?!耙幠=洜I、科學作業、高效服務,大大提高了糧食產量。今年,我們聯合體的糧食產量高于周邊農戶10%左右,每畝增加收入260元?!崩钋逦湔f。

2010年和2011年,宿州市先后被批準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和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以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建設為載體,我市精心培育家庭農場、合作組織、農業企業三大經營主體。針對單一農業經營主體“單打獨斗”存在諸多困難,難以抵御自然災害和市場風險雙重考驗的問題,市委、市政府揚長避短,趨利避害,通過主體創新激發農業內生動力,經過深入調研,廣泛聽取各方意見,于2012年9月探索建立“以農業企業為龍頭、家庭農場為基礎、農民專業合作社為紐帶”的“三位一體”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模式(以下簡稱“產業聯合體”),打造具有綜合競爭力的“農業航母”,實現“1+1+1>3”的聚變效應,破解農業生產經營中存在的農業與二、三產業之間、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各生產要素之間等的“脫節”問題。我市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的有益探索,連續三年被寫入安徽省委一號文件;2017年10月,農業部等六部委聯合下發《關于促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發展的指導意見》,在全國推廣;2018、2019、2020年,連續三年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2018年2月,入選“三農”十大創新榜。

在產業聯合體中,“三大主體”明確分工,通過簽訂生產服務合同、協議,確立各方的責權利,建立合同契約式交易聯結機制。農業企業主要承擔農產品經營銷售、統一制訂生產規劃和生產標準等職責,并以優惠的價格向家庭農場提供種苗及農業生產資料,以高于市場的價格回收農產品;農民專業合作社上聯農業企業、下接家庭農場,起中介紐帶作用,按照農業企業要求為家庭農場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家庭農場主要是按照農業企業要求進行標準化生產,向企業提供安全可靠的農產品。經過實踐,現代農業產業聯合體實現三方共贏。

2012年9月,宿州市選擇16個產業聯合體開展試點。目前,全市產業聯合體已發展到330個,加入聯合體的龍頭企業345個、合作社907個、家庭農場2330個。農村土地流轉率達56.9%,面積達509.4萬畝,比2012年底的106.47萬畝增加402.93%。

樅金伐鼓 鄉村振興風生水起

“竹板一打嘩啦啦,黨的政策真可夸,精準扶貧是大事,脫貧致富惠萬家。如今鄉村振興風生起,希望大家跟上去……”在靈璧縣游集鎮文化站“傳化講堂”,站長游傳化向群眾講說自己編寫的快板,歌頌黨的好政策,傳遞黨的好聲音。

走進靈璧縣漁溝鎮鄭樓村,青山綠水,垂柳依依,白墻紅瓦如詩如畫,鄉村美,產業新,農民富,讓人真切感受到鄉村振興的獨特魅力。在大路鎮蘇宅村,錯落有致的房屋布局,四通八達的硬化路,洋溢在村民臉上的笑容,處處是美麗鄉村的嶄新畫面。廣大鄉村從“盆景”到“風景”,從“局部美”到“處處亮”,成為看得見青山、望得見碧水、記得住鄉愁的心靈棲息地,成為讓人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2012年,宿州市蕭縣、碭山縣、靈璧縣、泗縣均被納入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埇橋區被納入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區。宿州市在2014年正式開展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確定2013年末全市貧困人口規模為61.27萬人,建立“單位包保,干部包戶”定點幫扶制度。2014年至2017年,先后向359個貧困村選派第六、第七批駐村工作隊開展駐村幫扶工作。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經過近十年的不懈努力,全市貧困人口發生率由2013年的10.95%降至2020年的0。貧困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全部達到5萬元以上。2018年,碭山縣、靈璧縣、泗縣、埇橋區實現脫貧摘帽。2019年,深度貧困縣蕭縣實現摘帽,全市359個貧困村全部出列。截至2020年底,“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突出問題全面解決;全市農村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7413元增加到2020年的14369元,增長了93.8%;防范返貧和致貧機制建立并逐步完善,實現脫貧監測戶和邊緣戶動態管理,3043戶6638名脫貧監測戶、8765戶21450名邊緣易致貧戶返貧致貧風險全部消除。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去年以來,我市堅決落實“四個不摘”,守底線,強化監測精幫扶;抓銜接,鞏固成果提成色;促振興,發展產業助增收。突出抓好產業就業增收,推進“四帶一自”產業升級。對28個已建成園區進行完善,新建10個園區,累計建成農業特色產業園區383個;3.06萬脫貧戶與937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立緊密型利益聯結關系。加強銜接資金項目管理,提升資金績效,批復各級財政銜接資金項目4245個,資金規模37.54億元。全面摸排脫貧戶和邊緣戶資金產業發展需求,新增發放“一自三合”小額貸款7.77億元,位居全省前列。有序引導外出就業和就近就業,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4.61萬個,其中脫貧人口公益性崗位在崗人數達4.51萬人,脫貧勞動力就業人數17.04萬人。

沃野平疇,流金疊翠。村美景美人和諧,產業興旺奏歡歌。如今,我市農業農村發展掀開全新的一頁。宿州人正以燕子壘窩的恒勁、螞蟻啃骨的韌勁、老牛爬坡的拼勁,砥礪奮進,邁向新征程。記者 楊雪

責任編輯:丁曼

版權所有: 拂曉新聞網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

地址:宿州市紡織路拂曉報社 郵編:234000

久久无码中文字幕|最新日韩精品中文字幕|ririri国产在线观看|网曝国产校花门视频花蝴蝶|亚洲欧美制服在线88p